經過了解之後,諸葛亮認為南宋派遣船隊前來,應該是友善拜訪,而非來宣戰或耀武揚威的,且與會者均持相同看法。
為了表示對南宋特使的敬意,及為了證明自己的判斷,諸葛亮乃大方地邀請東吳諸將共襄盛舉。
尚未返抵駐紮地,數艘艨艟已出現在眾人眼前。
諸葛亮及周瑜一行數人,邊走邊看著停泊在岸邊百丈遠的南宋艦隊,猶如水中巨鯤般,龐然大物躺在大江上;所有人的眼睛全都為之一亮,不禁對南宋的水師戰力感到驚訝,也認為有重新評估的必要。
已在營區外等候多時的將軍陳到,看見諸葛亮、龐統等人回來後,忙即趨前道:‘幸好對方是受大人的口頭邀請,正式登門拜訪,而非不請自來、挑釁生事的不速之客;不然的話,末將恐怕應付不來。’
答案獲得證實,還好隻是虛驚一場。
雖然諸葛亮、龐統、張飛等蜀漢要員,對於南宋的造訪已有心理準備,但是聽完陳到的述說及看到停泊在江上的艨艟後,全都神情凝重;因為,南宋不僅動作快速,更是大張旗鼓、有備而來,若是直接宣戰,恐怕會措手不及。
最驚訝的莫過於,以水師無敵於三國而自豪的東吳眾將,尤以訓練水師名著當世的周瑜為甚;他們做夢也想不到南宋有如此龐大的水上艦隊,東吳原以長江及鄱陽湖為天險的如意算盤,恐怕要失算了。
周瑜與呂蒙兩人互望一眼,均從對方眼中看到心裡的驚訝及恐懼,連最後的自信亦蕩然無存;二者鹹認為雙方若正麵交鋒,東吳是必敗無疑。
南宋強大艦隊忽然出現在聯軍之前,確是超乎眾人想像之外;此舉頗有幫和談造勢及壓陣的意義,也打亂了聯軍自以為進可攻退可守的策略,反而陷入進退失據的不利局麵,受到掣肘;由此可見,南宋當局早已摸清楚聯軍畏戰的心態,於是擺出以戰迫和的高姿勢,令聯軍不得不屈服。
情勢丕變,卻不影響諸葛亮的判斷力,仍可從容不迫地問道:‘陳將軍,對方來了幾位特使,現在人在那裡?’
陳到欣然答道:‘大約在半個時辰之前,南宋來了三位使者,指名要拜訪大人;當他們知道大人不在後,即回到艨艟,並表示等候大人接見。’
諸葛亮續問道:‘陳將軍,可知來者是誰?’
陳到點頭答道:‘其中一位身份最高者叫張憲,另兩位分彆是大人提過的楊再興,及趙將軍遇見過的嶽雲。’
驟然聽到趙雲曾經接觸過宋將,使得周瑜認為諸葛亮不夠坦誠,神情不悅地問道:‘閣下,趙將軍何時與宋將嶽雲見麵,何以未告知我方?’
諸葛亮灑然笑道:‘都督言重了!此事發生在貴我雙方合作之前,閣下若有興趣了解,稍後在下定當敘明。’
接著沉聲續道:‘陳將軍,吩咐下去,今晚全營舉辦慶功宴,慰勞辛苦的官兵;鄧將軍,煩你走一趟,邀宋將晚上前來共襄盛舉,不得有誤。’
鄧芝與陳到兩位將軍,異口同聲地答道:‘是,末將遵命!’
在鄧芝與陳到兩位將軍離開後,諸葛亮對著東吳諸將灑然續道:‘各位,既然來了,晚上就共同把酒言歡吧!’
諸葛亮的邀請,周瑜等人欣然應諾。
隻是強敵在前,諸葛亮不但沒有下令全體兵士全麵戒備、枕戈待旦,反而要舉辦宴會,大肆慶祝一番;如此異常的舉動,實在有違常理,教人難以想像,著實讓魯肅摸不著頭緒,終於忍不住心中的好奇,而硬著頭皮問道:‘大敵當前,閣下仍可談笑自若、置之度外,不像子敬早已魂飛魄散、寢食不安哩!’
顯然在場者,包含龐統、周瑜兩人在內,全都不清楚諸葛亮葫蘆裡賣什麼藥,於是紛紛將目光停留在後者身上。
對於眾人的神色反應,諸葛亮全看在眼裡,覺得很有趣,乃意味深長地道:‘既然南宋“有備而來”,我們當然“蓄勢以待”囉!’
簡單的兩句話,讓眾人聽得麵麵相覷。
蜀漢軍隊駐紮在柴桑西方小漁港,已逾個把月之久,在平常夜晚裡,營區裡麵絕對是漆黑一片,教人難窺堂奧,虛實莫辨。
今夜,則是全然不同,為了慰勉勞苦功高的將士們,營區內特彆舉辦盛大的晚宴;不僅在營區及岸邊四處點燃火炬,使得營區猶如白晝般明亮,更在營區外周遭數裡範圍,擺設巨型火鼓,照亮附近林區及村落,與營區有相互輝映之效;如此布置,終於讓心思縝密的龐統與周瑜兩人看出究竟,也深信此舉應當可以迷惑南宋使者的耳目,達到欺敵的作用。
應邀前來赴宴的南宋將領有王貴、張憲、楊再興、郝政與嶽雲五位,及三十名精銳的嶽家軍;雖然人數不多,確教人不敢小覻。
相互介紹後,五名南宋‘後生小輩’對於三國知名人物,像臥龍諸葛亮、鳳雛龐統、美周郎周瑜、張飛、太史慈、呂蒙、魯肅及甘寧等人均露出敬慕的神情,確有名不虛傳的讚歎;然而,沒有見到家喻戶曉的關雲長、趙子龍、黃忠與馬超四大虎將,心中難免有些許失望。
鄧艾領著五位將軍來到右側上席位置,恰與左側的太史慈、甘寧、潘璋、呂範東吳四將遙遙相對,餘下人員則安排到次一級副將的席位,以示尊重。
身為主人的諸葛亮則是力邀周瑜坐在主位,兩人身旁則各有三位人員陪伴,分彆是龐統、張飛、嚴顏、魯肅、呂蒙及費禕;而李岩與陳到兩人坐在左側末席,吳懿與鄧艾兩人則坐在右側末席。
由於沒有見到自己崇拜的英雄趙子龍,坐在右側次席的小將嶽雲坦然問道:‘怎未見到鼎鼎大名的趙雲將軍呢?’
諸葛亮欣然答道:‘趙將軍另有要事,並未來此。’
時刻已到,由兵士充當的侍者陸續端出水酒及菜肴,晚宴正式開始。
雖然號稱慶功宴,卻因為是臨時起意之故,且在備戰狀態下,陳到將軍隻能以簡單水酒慰勞官兵;然而,縱使沒有美酒佳肴及美女歌舞的助興,也絲毫不影響與會的萬名官兵興致,劃拳聲及喧嘩笑鬨聲依舊響徹雲霄,不絕於耳。
趁著喧嘩聲四起之際,王貴、張憲諸宋將毫不扭捏作態地左右觀望,甚至於遠眺燈火通明的遠處營區,想要一窺究竟;然而,放目四顧後,赫然發現營區像無止境般向四處延伸,根本難以看到儘處,心中不禁動疑。
幾名貴客的神情變化,全都讓諸葛亮、龐統與周瑜三人收入眼裡,均明白障眼法已然奏效,可以和對手好好談一談了。
觥籌交錯,酒酣耳熱,晚宴已近尾聲。
時候已不早,該是切入主題的時候;於是諸葛亮直截了當地問道:‘楊將軍,嶽元帥意下如何?’
楊再興麵有難色地答道:‘小將尚未有機會稟明元帥,所以才敦請王將軍及張將軍一道前來,請先生見諒!’
王貴卓然道:‘元帥軍務繁忙,暫時無暇與會;若先生可以等候十日,末將定可安排妥當,不知先生可否接受?’
諸葛亮、龐統與周瑜三人終究不清楚嶽飛的個性,因而聞言略感意外,甚至於有些失望;接著聯想到南宋主帥嶽飛或許並不在陣中,所以楊再興無法上稟,亦或是根本不讚成和談之議,隻是采緩兵之計而已。
對於王貴委婉的說法,諸葛亮覺得還好,乃灑然笑道:‘請王將軍轉達嶽元帥,隻要彼此有誠意,在下可以等!周都督,你以為然否?’
聞弦歌,知雅意,周瑜淡淡地回應道:‘當然!能夠坐下來談談也不錯;如若彼此沒空,無暇見麵一談亦無妨!’
想不到諸葛亮與周瑜兩人會擺出可有可無的高姿態,確實讓王貴、張憲等宋將相當訝異;雖然後者感受到兩人強大氣勢,仍可不卑不亢地道:‘兩位大人的話,小將定當據實稟報元帥,請耐心等候!’
雙方再閒聊一番後,王貴起身致意道:‘感謝貴方的招待,末將等人感到意猶未儘;然時候已晚,我們就此告辭,後會有期!’
就在南宋五位使者起身告辭,準備離開之際,已略有酒意的甘寧忽然冷冷地道:‘各位,請留步!都督若不反對的話,末將想領教楊將軍的高招。’
事出突然,不僅南宋五位使者感到愕然,連諸葛亮、周瑜、龐統等人也感到意外;倒是張飛、吳懿、太史慈、呂蒙等猛將則是點頭表示讚成,不僅想一睹嶽家軍的身手,更有躍躍欲試的念頭。
坐在甘寧身旁的潘璋,顯然有醉酒跡象,口無遮攔地道:‘楊再興,是個好漢的話,就不要拒絕甘將軍的挑戰;若是不敢接受單挑,則是孬種一個而已,可以夾著尾巴滾了!不要在這裡丟人現眼,……’
潘璋語出不遜,使得會場籠罩在不安的氣氛裡,讓諸葛亮、周瑜、龐統等人頗為尷尬,連張飛也覺得前者實在太過份了。
誠可謂士可殺不可辱,身為當事人的楊再興修養再好,也無法忍受對方的謾罵及冷嘲熱諷,聞言為之色變,忿怒之情溢於言表;他的頂頭上司王貴察覺前者神情不對,迅即以眼神製止,並向諸葛亮等人略為示意後,語帶不屑地道:‘再興,看來潘將軍喝醉了,我們不予以必理會!’
雖然醉酒,但潘璋聞言仍然大怒道:‘小子,你……’
自己部屬酒後失態,已讓周瑜麵子掛不子了,於是不待潘璋說完,即對後者嚴厲斥責道:‘住嘴!來者是客,我們焉能如此無禮!’
接著話鋒一轉,對著諸葛亮意氣昂揚地道:‘興霸想要娛悅眾人,本都督當然不反對,隻是不知閣下及貴客們意下如何?’
好一個聰明狡猾的周瑜,竟然來一招借花獻佛之計,不露痕跡地將燙手山芋轉給主人諸葛亮及宋使王貴。
甘寧是東吳屬一屬二的猛將,諸葛亮當然清楚,自己很想欣賞其超凡入聖的絕技;而楊再興的絕世身手,自己曾親眼目睹,認為他有接近五虎將的水準;所以兩強相爭,勝負難料,且保證精彩萬分。
諸葛亮靜默片晌,坦然答道:‘刀劍無眼,很容易誤傷,在下認為不太合適;不過,若王將軍不反對貴屬和甘將軍較量的話,在下亦無反對之理;隻是希望兩人在武技切磋上,應該點到為止,不要故意傷害對手即可。’
不愧是聞名於世、善用計謀的諸葛亮,可說是不安好心,其言乍聽之下是反對兩人比試,免得傷了彼此的和氣,並將決定權交給王貴;實際上卻非如此,而是將責任全部推給後者,他可以隔山觀虎鬥;也就是說,不管王貴心中願意與否,都已經是騎虎難下了,僅餘答應一途。
王貴、張憲、楊再興、嶽雲與郝政五名宋將,當然都‘看過’甘寧的威名,也深知後者的英勇神武,絕非易與。
麵對一個史冊記載的猛將,王貴不敢草率回應,於是與楊再興互望一眼,卻因感受到後者渴望一戰的強大鬥誌,隻好應允道:‘甘將軍盛名遠播,末將極為敬服;楊再興可以得到將軍的指點,是其榮幸,在下樂觀其成!’
眾人聞言,熱烈地鼓掌回應。
掌聲猶未歇,甘寧已抱拳致意道:‘感謝王將軍成全!’
看見甘寧與楊再興兩人昂首闊步地走進場中央,比試即將展開之際,覺得宴會處不宜比試的龐統,忙阻止道:‘此處狹隘,不宜比武;大家何不移駕到營門外空曠處,可以讓兩位儘情揮灑?’
與會者均認為言之有理,於是紛紛起身朝著營門而去。
晴朗的夜空,縱使沒有明月高懸,唯在群星爭輝下,仍是相當瑰麗悅目。
亥時已過,本該是曲終人散、各自賦歸的時刻,卻因為一場龍爭虎鬥即將開始之故,使得營門附近擠滿了好奇的士兵,恰與夜空裡的繁星相互輝映。
強勁的北風不時從岸邊吹來,可以將甘寧與楊再興兩人的頭發吹得四散飛揚,卻吹不熄觀戰者心中高昂的情緒。
楊再興腰掛“驚虹劍”,虎視鷹瞵地注視著對手,展現出泰山崩於前,仍可不為所動的堅毅神情;而擅使長槍的甘寧頗為敬重前者,且不願在兵器上占人便宜,於是棄槍不用,改以自己珍愛的寶刀“吳鉤”應戰。
麵對‘前輩名將’甘寧,楊再興心懷後輩之禮,語氣誠懇地道:‘小將再興承蒙將軍看重,定當儘展所學,請前輩留意!’
甘寧神情自若地回應道:‘好!氣度不凡,臨陣不懼,果真是好漢一個,難怪乎嶽家軍如此厲害。’
兩人先禮後兵,均表現出名將的風範。
雙方均散發出強大的氣勢,連呼嘯而過的北風都要退避三舍。
看到楊再興展現出來的霸氣,使得張飛生出濃厚的興趣,也終於相信鄧艾與龐統兩人的描述,很想下場取代甘寧與前者較量較量;然而有相同的念頭的,不隻張飛一人,還有吳懿、太史慈與呂蒙三位猛將。
相對的,當王貴、張憲、郝政與嶽雲四位宋將,看到甘寧表現出的自信後,均留下深刻的印象;而嶽雲更是想起常勝將軍趙雲,自然而然地將兩人比較一番,直覺認為還是趙雲略勝一籌。
甘寧與楊再興兩人相互感應到彼此的氣機,同時在尋找攻擊的機會。
‘當!’……
驟然間,隻見到兩人身影似乎同時晃動,相隔五丈的距離瞬間消失不見,耳際傳來清亮悅耳的金鐵交擊聲;緊張的氣氛迅即彌漫全場,讓觀戰的兵士全都屏氣凝神,不敢言語。
交戰雙方均訝異對手身法的高明,及反應之敏捷,同時心中也生出惺惺相惜的想法;事實上,在甘寧首先察覺到對手楊再興露出微不可察的破綻時,由於氣機早已鎖緊著後者之故,而能迅即反應,手中寶刀已化作一道飛虹,以雷霆萬鈞之勢進擊對手,瞬間刀芒乍現,刀氣四竄。
其實,楊再興的反應之快,絕對超過甘寧的預估;“吳鉤”一動, “驚虹”亦動,無數的劍影形成一幕無形的劍網,及時攔截破空而至的刀氣。
兩道身影在廣場上交互穿梭,令人目不暇給;除了少數幾位眼力高明者外,旁觀者隻能看到刀光劍影而已,根本看不清楚甘寧與楊再興兩人的身影;由此可見,二者出招之快,移動之速,已超越正常人的視力範圍。
僅是十鼻息的短暫時間,兩人已經交手數十次以上,‘當!’‘當!’之聲,不絕於耳,讓觀戰者看得大呼過癮。
搶到主動攻擊先機的甘寧,原以為可以輕易壓製對手的氣勢,甚至於逼使得楊再興棄劍認輸;然而,事實卻非如此,後者實力之強,臨機應變之快,均超過他的預期;在連續進擊十招後,仍然無法取得相對優勢的情況下,甘寧心知肚明要擊敗對手,可能要改變戰術,另想他法了。
素有‘小霸王’之稱的楊再興,在南宋年輕將領中,可說是最出類拔萃、超卓傑出的一位,他的武技更在同儕中獨占鼇頭,直逼嶽飛、韓世忠兩大元帥;因此,即使驟然麵對甘寧威力強大的刀勢時,仍可保持臨危不亂的心境,覷準刀招的虛實強弱,從容不迫地出劍擋格。
雖然可以及時擋下淋漓儘致的刀擊,將對手的攻勢予以瓦解掉,唯楊再興還是難以展開有效的反擊;因為甘寧內勁之強,變招之快,實在遠超過他的想像,令楊再興的劍勢一再受到掣肘,而無法儘情發揮劍招;於是,隻能采取守勢,施展出自己精妙絕倫的劍法,並配合巧妙的步法,在身體周遭布下層層的無形劍網,儘擋淩空而至刀擊。
然而,甘寧終究是沙場老將,臨敵經驗何等豐富,變招之快,豈是楊再興所能望其項背;久攻不下後,前者迅即藉勢魚躍而上,“吳鉤”綻放出點點刀芒,就像夜空中的群星爭輝般覆蓋著後者,教人虛實莫辨。
看見甘寧出神入化的刀招,從楊再興上空奔泄而下時,王貴、張憲、郝政與嶽雲四人終於色變,全都為自己的同伴捏一把冷汗。
雖然沒有明月爭輝,唯在刀芒閃爍下的群星,依然相形失色。
憑藉著自己高人一等的感應力,楊再興心知對手眩目耀眼的刀芒,似乎不具有強大的殺傷力,僅是迷惑自己心神的障眼法而已,而真正的殺招則是夾雜其間的淩厲刀氣,確實教人虛實難辨。
藝高膽大的楊再興麵對倏忽而至的刀擊,仍可保持心靜澄明,於是閉上雙眼,用心感應刀招的虛實,從容不迫地揮劍迎擊。
楊再興使出“驚鴻一瞥”的絕妙劍招,迅即揮舞出綿延不絕的無形劍氣,恰好能夠攔住漫天而下的刀勢,及時將無形刀氣之卸往四周,令觀戰的兵士感受到氣勁淩身的壓力,紛紛閃避或退後。
‘當!’……
“驚虹”與“吳鉤”兩把利器互不相讓,緊緊糾纏在一起,而生出一連串的刀劍互擊聲響起,震撼在場每個人的心弦。
雖然刀法略遜於自己引以為傲的蓋世槍法,卻也是甘寧自出道以來,從未嘗過敗績的絕世刀招;原以為在自己使出“群星爭輝”的絕技後,當能夠打亂對手反擊的節奏,不僅可以取得絕對的優勢,更可以順勢穿透滴水不漏、固若金湯的劍網,甚至於給予楊再興更大的威脅。
然而,結果卻與甘寧自己的預期相差頗遠,對手並沒有手忙腳亂,或是反應不及的情況發生;由此可見,楊再興確非泛泛之輩,他可以輕而易舉地擊敗鄧芝,當非誇大之詞。
連續抵擋住數十刀擊,雖然楊再興並沒有受到傷害,唯持劍的右手則是感到相當酸痛,顯然對手的膂力更勝於自己;若此下去,恐怕自己會輸在力量上,而非招式的運用上,於是劍鞘來到左手,以分擔右手的壓力。
刀光劍影中,由於兩人的身影及招式實在太快了,使得大部份的觀戰者都無法看得真切;唯眼力高明者如張飛、太史慈、呂蒙等人,仍然可以看得一清二楚,均對宋將楊再興的劍法高明及臨場反應,感到不可思議,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縱使主人諸葛亮‘同意’楊再興與甘寧兩人對打,卻不希望見到二者因單純的武技切磋,為了要分出高低而演變成賣命廝殺的情況;於是以眼神示意龐統及周瑜兩人,是否該停止二者的較量,以免造成死傷;事實上,後者看見楊再興出神入化的劍法後,已認定此僚的實力當與甘寧在伯仲之間,而在不願意看到兩敗俱傷的狀況下,乃欣然點頭表示讚成。
或許是甘寧與楊再興兩人,緣於個人麵子及國家尊嚴的因素,均存有輸不得的想法,而使得比試更趨白熱化,似乎有不分出勝負絕不罷手的意味;因此,周瑜立即告知身旁的太史慈,在必要時就出手阻止較量。
其實,有相同想法的不止諸葛亮他們,還有王貴與張憲兩名宋將,當然也不希望看見兩敗俱傷的場麵,使得雙方因此而交惡;所以,二者均認為在必要時,該出手攔截甘寧氣勢磅礴的刀擊,讓楊再興可以安然脫身。
精彩的對決,讓張飛看得大呼過癮,也想要下場玩玩,不禁吆喝道:‘好啊!刀法快而猛,小子還可以擋下,的確不簡單,使得俺也手癢了!’
沒有向諸葛亮請示,亦沒有向場上任何人打過招呼,率性而為的張飛憑著自己的好惡判斷,驟然持矛飛身搶入刀光劍影中;由於事前完全沒有征兆,他的舉動令所有觀戰者大吃一驚。